Monday, January 11, 2010

随手关门

很久没有写了。为了证明我还健在,把我半年前拍下来的照片拿来做个简单的分享。。我不会拍照的啦,主题不会是蒙娜丽莎的微笑,也没有什么灵异现象的,是一张不起眼的告示牌:

每次进入宝誉堂时都会有一点正念,一来它有一个鞋架,我得弯身拿起鞋子排好。若偶尔用脚趾放鞋子(应该不难想象呵?)而没提起正念的话,提醒我的就是这一张告示牌:请随手关门,以面猫狗进来。
很普通吧?没有可爱的猫狗卡通,却让我乖乖关门。对我来说,关键在于因果。
为什么要关门?因为不要让猫狗进来。如果没关门的话会怎样?猫狗会走进来。这一个画面,不用卡通绘画,却可以让我们脑里组织一个自身可以了解的画面。至于脑中的狗狗是尿尿还是撒娇是因人而异啦,不过大家都会明白主人家面对猫狗打扰的问题,我们也自然地给于配合。
很多时候我们在待人处事时都为了省时省力,吩咐交代时都没有解释,以为大家可以明白和了解。待发觉默契不足时,却会因为情感的幻想颠倒而开始责备埋怨。这个道理大家都懂,但都常因为习惯而少了沟通,引发不必要的风波。要小心了。
不差那几秒,把话说清楚,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便不会生起。省下的是数十倍的几秒,也不会轻易地耗了数亿秒的情谊。

Wednesday, December 16, 2009

回到‘师’生活(二)- 一点失若


(这张照片放在这里很搞笑,却也很有意思)


当自己努力了很多,就希望别人也珍惜因缘,跟得上这个脚步。

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犯的错误。

由于做学士时对于大学的物理实验有点一头雾水,而且身边又少了善知识指点迷津,所以不难了解这一群人面对先进的物理仪器时的那份茫然。所以,自然地会很认真地与这一群学生互动,分享所知所学。这一刻考验可真大,一来要把自己所学的整理成别人能明白的话语,二来还得把互动的流程转成他想知道而不是我想让他知道。唯有在第二层的功夫做好,才能达到真正有意思的学习,即能激发学习动力,还能擦出新的思维。

互动时,难免失望,因为大家的学习动机和理想没建立好。心里较牵挂的,还是如何把实验完成,然后把实验报告呈上拿分。小时候那一种十万个为什么的思维空间都不存在了。我不埋怨教育制度还是什么的,因为当中因缘时很复杂的。反观,现在我是教员,那就尽我的绵力处理吧!我尝试把一部分的思考空间跑回给对方,对于没底子的学生可是一件大苦恼,看到时间紧促时自己也会拿捏不到引导的方式,一团糟,把气氛推向紧张和不安。这个时候,英雄出现了!那就是学长们实验报告的副本!(到现在还摸不着头脑,他们是如何拿来的)。所以,无论懂和不懂,总之大家的报告一定就是可以呈交上来的。

我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过来的人。不是不想规划人生,而是真的很少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心,找不到自己成长的方向。我们没有自己的梦,我们没有自己未来的愿景。难得走过来的人,看看这个大环境,会批判的不少,但当中又有多少个愿意像圆满的觉者一样,回头扶扶半醒半睡的弟兄姐妹们?这种心力真的不容易,带领学会的人就会多少了解。当自己不断充实自己,准备好要回头奉献的时候,跟在后头的人的眼神会告诉你说:请稍等,我先忙完手头的东西再说。

忍耐点吧。别忘记,就是因为世间是这样的,我们才乘愿归来的。。

Thursday, December 10, 2009

回到‘师’生活(一)


大学放假,学弟妹们都回家乡了,理佛的活动告一段落。可是,由于我学校是远距离教育的,所以我又得过另一种不一样的忙碌生活。

受禄于理大,这个时段我被编排去辅助指导远距离学生们的实验,认识了一班年纪都比我大的学生。这一群远距离学生特别处,除了有不同年龄层的人士,也离开了学校一段日子之外,在学术上的程度更是有很大的差距。试想想,当中竟然有人是没有中四中五的物理底却来报考大学物理!更搞笑的是,他们上的第一堂物理课,竟然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。。。可以想象要让大家跟得上课程是多么大的工程吗?

记得与他们互动的第一晚,我与讲师沟通上出了问题,所以几乎是毫无准备地赴约。那一晚,应对十八组人,进行三种不同的实验,我一个硕士学生满场飞,凭自己的印象为他们讲解。哇,这样熬过了三个小时,身心都崩溃了。我暗想:这三个星期完蛋了!

当然,我可不是任人鱼肉的人,当下好好去准备负责的每一个实验。由于大家提出的问题实在太多,也很新奇,理大物理系一等荣誉学士的文凭实在不堪一击。多少为了面子,也为了替大家除烦恼的前题下,回到学校后,我比在做学士时还要认真地收查资料,看了很多课外的东西。这一样的因缘下,恍然大悟,原来以前所学的东西是这样的!只怪我以前的学习心态没处理好。兴奋的又回到实验室与大家分享这过程所学的东西。

与他们更深的互动是在实验室以外的,私下有些学生会跑到我的办公房间请教实验以外的物理。我向来不懂拒绝人的,所以又厚着脸皮去应对了。再次翻回曾经让我疯狂的物理课文,这一次,需要消化,还要整理出他人了解的语言文字来分享,更需为他们解释数题以前懒惰没去做的习题。以前觉得很抽象的部分,突然理清了,物理又进步了。所以,每次的互动后,嘴角是不由己地往上翘的。

为什么说是‘师’生活呢?简单,因为这一群人与我互动的时候都好像不记得我的名字,只叫我“老师”。被年纪大的人叫老师,实在有点不好意识。但是,离开这个称号有一年多了,又有一番就旧情人约会的甜蜜。暗爽:)

写这一篇心得时比较陈述,因为都过去了一小段时间,心情都已经平伏下来了。可是,这一次的因缘,让我心里更清楚,教学相长、利他自利的教育路是我要走的方向。加油吧!

Monday, November 16, 2009

仁者归来


挣扎,撑开坚固的外壳,出走。

奔跑,用脚步和呼吸呐喊。风,擦过肌肤,唤出冷藏已久的汗水。用速度把思绪随着汗水抛掉。

没有闹钟,是细雨叫停了我。

无力地塌在湖边,调和内外不均的温度。听着陌生的心跳声,慢慢地,回到自然的缓和。

终于静了下来。

继续等待。

这一次,不一样了。。。

Sunday, November 15, 2009

等待


在电脑荧幕前发呆,良久, 脑袋空白。


突然意识到键盘与手指的触碰,感觉竟然是如此的新鲜。


窗外依然是缓缓的车声,门外的是家庭活动的杂声,客厅墙上的是滴答滴答的钟声。没有交流。


这一刻,生命和生命之间没有交际,属于自己的空气把这小小的空间包了起来。呼吸回到本来的不规律。气息在流动,却是沉静的。


这两天很不习惯。但是,我也只能够这样。


等待。

Saturday, November 7, 2009

Jalan Sehala


人生的道路该如何走?

道路有很多,有平稳的柏油路,有破烂的泥水路,也有充满挑战的山路。很多正面的书籍和经典,都为这一个人生的地图,作了一些标号,给了一点提示。虽然路线不一样,乘搭的交通工具也不一样,但是抛开最终的目的地不谈,基本上最后的方向都是一样的。所以我说,人生的路,很多样化,但是真正应走的,是一条很宽的Jalan Sehala。

以下这一段要小心读,虽有道理,也含有高度歪理:

要留意,Jalan Sehala在马来西亚的定义是不一样的(明明就是马来文,=.=)。Jalan Sehala是指“应该”走这个方向,而不是“一定要”走这个方向。基本上我们仍有选择的余地,不过却要为自己的选择负伤责任。比如说,遇到了警察叔叔就要还罚单,车祸了就一定吃大亏,遇上大辆车时还得倒退等。有些人会觉得没关系,反正有本钱,警察叔叔和车祸不会是大问题;遇上大车,往旁边塞一下,或比个对不起手势就混过了。然后,Jalan Sehala 依然是“Jalan Sehala”。

学佛的我们,看见了缘起法,看见了成佛之道,也知道怎样的交通工具可以到达自己想要的目的地(注:成佛之道有分应该还好、可以走走的五站)。其中,布施持戒禅定是重要的车票。但是,我们的钱又花在哪里呢?先不说遥远的生死,回到生活来看。我们的目标与驾驶盘是两回事,正如师父所说:“明明知道要读书,却又开着facebook,不是很矛盾吗?”。雄心壮志地立下大愿却不断放入与其违背的因缘,如何能朝向我们所期待的果呢?

Jalan Sehala的牌,相信大家都看得到的,还是别假假了。是时候确立以下,我们心里的是Jalan Sehala呢?还是“Jalan Sehala”。

Friday, November 6, 2009

我不忙

我不忙。一点都不忙。

我还有时间每天静坐、每天做早晚课、每天写修持日记、每周去听课、每周去供僧,偶尔还有时间办一点活动,或是与人做一点分享和交流。

很忙吗?不算吧。总不能说吃饭、冲凉和睡觉算是忙,对不?

为自己的生命做一点功课,为他人的生命作一点关怀。不算什么伟大的工作,应该不算是忙。